财见2020年7月10日,近日,腾讯理财通联合券商中国、企鹅调研对国内居民进行调研,并对外发布了《后疫情时代国人财富管理报告》,对疫情后中国居民的财务状况及投资理财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报告总结三大主要结论:
一、 受疫情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个体经营者”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过半数受访者因疫情被迫减少生活支出,但受访者普遍负有房贷、车贷、消费贷等不同类型的贷款,消费支出也具有一定刚性,总体支出减小的空间有限。
二、绝大部分的居民对未来一至两年的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节流”的同时,“开源”也是居民应对经济压力主要手段,至于收入增长的渠道,首选方式还是通过投资理财,其次是副业。
三、疫情降低了居民的风险偏好,后疫情时代,居民更倾向于稳健投资,同时降低了对今年收益率的预期 — 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今年投资组合收益率会下降。在大类资产配置上,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公募基金是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权益型基金则是居民配置成长型资产的首选。
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后,57.4%的受访者收入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17.5%的受访者收入减少幅度超过50%,15%的受访者收入减少幅度在20%-50%之间,24.9%的受访者收入减少幅度低于20%。各职业群体中,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受此次疫情冲击最大。我国居民整体有负债比例较高。报告显示,约7成受访者背负不同类型的贷款。其中,42%的受访者负有房贷,16.4%的受访者负有车贷,26.8%的受访者负有各种消费贷。分年龄段看,80后债务压力最大。
尽管受疫情影响,不少居民的收入出现缩水,但大家对未来收入增长并不悲观。在经济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不少居民计划削减支出,以“节流”应对收入下降压力。疫情降低了人们的投资风险偏好。报告显示,71.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将在投资理财中更趋于保守,增加稳健型资产的配置比例。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公募基金是目前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分别有48.8%、37.3%、28.0%的受访者配置了上述三类资产。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