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0年3月15日讯,中国是全球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0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意味着处于老龄化社会。截止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中国老龄化加速,越来越多的省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2.49亿老年人口,这个数字比巴西的人口总数还高4000万;约等于俄罗斯和菲律宾的人口总和;是英国总人口的3.77倍;相当于10个澳大利亚人口总数。而“镜子的另一面”则是,2.49亿的老年人,也是2.49亿的市场机会。全球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促使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带动养老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庞大的老年人群规模,催生了巨大的健康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2018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为4.6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9.8万亿元。2018年全球健康养老市场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预计2021年超过15万亿美元。
在大家保险集团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家庭保险需求调查报告》中发现,关于未来养老生活,只有14.8%的消费者选择“子女或亲戚照顾”。中国逐渐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即: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
养老这个“朝阳产业”,目前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一方面,国内养老产业的多数消费群体受“高存款、低消费”和“子女消费为主”的传统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刺激和提升;另一方面,多数项目仍然缺少清晰、可持续、可推广的商业和盈利模式。同时,养老行业仍存在供需错配现象,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供给尚仍待补足。截止2018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近3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4万张,但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调查显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空置率超过40%,川渝地区养老地产项目空置率更高达47.5%。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门可罗雀”的冰火两重天,暴露出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现实供给之间的巨大鸿沟。
《2020中国家庭保险需求调查报告》中发现,近七成人群愿意采购市场化养老服务,其中,选择“在城区的养老机构养老,与原居住地/子女距离较近”的占比最高,达到24.5%,选择“在家养老,采购上门护理及日常养老服务”的其次,占比23.1%,反映出中国人家庭观念强烈,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又依赖家庭和熟悉环境的心理状态。“在城区靠近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养老”的方式对于部分消费者是刚需。在养老需求方面,“定期体检服务”“就医绿色通道”“上门基础服务护理”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需求。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