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见2019年11月1日讯,源于18世纪法国的买手店,往往指面对高端客户,提供不同品牌的时装、饰品、珠宝、皮包等商品的店面。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和奢侈品市场的迅速增长,与节节败退的单一大众品牌线下店相比,买手店模式近年来在中国增长非常迅速。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有70家高端买手店,到了2017年上海高端买手店达到了300家。Forever21等快时尚品牌相继在中国关店,让很多传统的大众品牌对于线下经营望而却步。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服饰行业来说,互联网分走的更多是中端和低端的消费者。线下店可以为客户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更适合高利润率的精品店。传统重奢品牌在中国的成功也从侧面证明了线下并不是全无亮点可言。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依赖线下渠道的中国奢侈品零售行业,在2018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仍然保持逆势增长。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
对于买手店来说,独特的货源至关重要,独立的设计师品牌是较好的选择。而且与成长在稀缺年代的80后不同,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成长在富裕的环境中,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让他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对中国设计接纳度更高,买手店与中国设计师品牌可以相互成全。但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市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中国买手店无论在货源还是买手本身的素质上还都有待提升。(财见 http://www.caijian.info)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