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关闭
财见君

财见君

发布于 2022-11-28 报告

每日发布企业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报告显示,2021年相比2020年全国智能金融发展增速达到13.2%

(财见2022年11月28日讯)2022年11月27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主办的《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召开。该报告为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课题项目“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 ”的研究成果(冠名“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

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
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

《报告》指出,回顾2021年,尽管受疫情持续冲击,中国数字经济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新进展,智能金融推动数字经济金融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智能金融发展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中国智能金融发展呈现出以下新趋势和新特点:智能金融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规范;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生新的研究范式;智能金融应用不断深化;智能金融转型步伐加快。

相比2020年,2021年中国智能金融在发展速度、地区差异等方面有哪些变化?《报告》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智能金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从全国平均指数来看,2021年相比2020年智能金融发展增速达到13.2%。从具体省份来看,2020年智能金融发展指数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3.65倍;2021年这一比值缩小为3.49倍,表明智能金融发展指数地区极差缩小,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第二,智能金融发展指数存在地区异质性。智能金融发展指数的不同维度说明智能金融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智能金融的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服务与评价和发展深度次之,发展绩效差异最大。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快的智能金融相关企业增速、更多的智能金融相关专利数等)可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智能金融发展差距,也说明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和条件是智能金融发展的核心条件所在。

课题报告建议,对于低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可以加大人力及技术资源的投入,进而促进智能金融生态环境的稳步发展。

第三,东部沿海省份智能金融发展保持领先,但地区差距有所减小。相对于2020年,2021年不同省份之间的智能金融差异有所缩小,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仍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排名较为落后的省份逐渐发展与中等省份趋于同一水平。

不过,对上述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生态环境和服务与评价这两个指标,两者相较于2020年均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相反,发展深度和发展绩效指数可能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业融合发展瓶颈而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因此,课题报告建议,金融科技、数字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继续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实践,加快金融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服务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课题报告还建议,为保证中国各省份之间智能金融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等以扩大智能金融发展规模,同时应继续普遍推进智能金融业务,并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推进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财见微信公众号:cjtopnews

线索请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 0
财见君
财见君

每日发布企业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