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1年6月3日讯)2021年5月16日,港大ICB暨SEA北京校友会“变局与突围”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暨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港大SEA)创院院长刘宁荣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
刘宁荣教授从政治、经济、科技、金融领域给大家分享了2021年可能发生的趋势。这些趋势,可能未来5年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谈到数字经济,刘宁荣教授说,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其实是非常快速的,而且在绝对规模上也仅次于美国。并且,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接近10亿,全世界很难比,在线购物人数也达到7.5亿,在线支付用户超过8亿,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比较的。
问题是,中国现在缺乏人才。数字人才是下一步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关键,中国在ICD行业的数字化人才比例高于欧美,但欧美国家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人才比例高于中国。另外,中国很多数字人才具有数字的技能,但是没有管理的技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这就是港大ICB推出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战略课程的原因,中国需要具有数字技术和商管经验的跨学科人才。
刘宁荣教授认为,数字技术和高科技竞争也是趋势之一。2021年是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以及5G加快发展的一年,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展都取得了进步。中国在初创企业方面,也小有成绩。在全球初创生态评比里面,北京位列第四,仅次于硅谷、纽约和伦敦,上海排名8、深圳排名22、杭州排名28、香港排名29,都进入了前30名。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现在是全球第二。2020年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了251家,包括超级独角兽,例如字节跳动、蚂蚁集团、快手等等,分布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大量的IPO要上市,成为全球争抢对象。这里面香港独占鳌头,占了41.4%,深圳占16%,上海10%,纽约12%。为了熟悉香港的IPO市场,越来越多人学习港大SEA的上市融资与资本市场课程。
但是,在全球创新的排名表里面,中国还是无法进入前10名,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短板。所以,在科技冷战之下如何确保科技创新,是中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题论坛于明清皇家园林菖蒲河公园内的东苑戏楼举行,整合营销传播北京17班校友、向日葵传媒CEO徐晓媛主持,六位优秀校友分别进行了精彩分享。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