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关闭
财见君

财见君

发布于 2021-05-18 教育

每日发布企业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傅潇霄: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的“破”与“立”

(财见2021年5月18日讯)“我于2008年在上海创办了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是将英国大学国际教育理念带到中国的实践者,也是跨国界教育的倡导者。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让全球教育不得不面临着升级和重塑、创新与转型的新局面。在充满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时代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共同展望未来教育的可能性。”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中国区总裁、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分享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中国区总裁、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中国区总裁、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

“疫情期间,作为曼大国际教育的管理人员,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曼彻斯特大学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应对,让教学活动通过线上持续有效地开展,并通过各种社会责任倡导,积极参与全英及全球的抗疫活动,践行“No barriers, No boundaries”(打破地域边界和学习障碍)的教育理念,以数字化、全球化的多元实践,引领高等教育走进‘新时代’,面向‘全世界’。”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所谓“破”,本质是改变

经过这次疫情,学生对学习个人化的需求会提升,他们可以选择全世界最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老师和模式。不论是观念、信念、理念、价值观、系统观还是育人观,世界教育格局正在加紧调整与重塑,大学要做好转变的准备,应当思考如何改变人类对于教育形态的期待与想象,未来学校的到底应该怎样?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推动学校要进行新的变革,而且已经为我们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支持。身处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知识的时代,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突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

作为全球教育创新先锋,曼彻斯特大学致力于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将传统的学校转变成足迹遍布全球的学习中心。而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在中国12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未来的学习中心模式,即提供可以支持学生全球学习、全球实践的教育生态环境。曼彻斯特大学在职学位课程的国际学生,已经实现了不在固定的一个校园里学习,而是通过在不同的海外中心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完成学业。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创新,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 2020年疫情爆发后,曼大中国中心逆势而上,迎来了中心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设施的全面升级,融入更多前沿网络科技元素,实现英国线上教学与上海线下工作坊实时互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如此,中国中心正在积极引入更丰富的在线课程,通过引进曼大前沿的网络学习平台,结合二十多年国际教育经验,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曼彻斯特大学高等教育网络,在中国进一步推动终生学习的理念。

教育者要意识到,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文化,要充分发掘它所体现的面向未来教育的价值,那就是资源共享、去中心化、实现个性化教学、社群化学习、社会化学习。这些概念把它从线上引入到线下,形成一种交互式的、混合式的未来学习的模式。全新的曼大中国中心即是我们对未来全球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探索。

所谓“立”,就是坚守初心,抓住教育本质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培养能够推进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公民”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之一。

教授无法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科技可以改变大学教授的角色,但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带领更多学生去探索创新、应用知识的专家,将成为未来大学的主导教授。

经过新冠疫情的“洗礼”,大学教育应当更加重视面向不确定性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是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教学的核心。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未来科技变革,对整个世界发展与变化的全新认知。

曼彻斯特全球在职MBA项目毕业生在曼大中国中心
曼彻斯特全球在职MBA项目毕业生在曼大中国中心

何为面向未来的大学?借助科技的力量,大学将能够更快地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的转变,倡导学习与实践地融合,鼓励更多人边工作边学习,将工作融入学习,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帮助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在曼彻斯特大学未来教育蓝图中,构建支持个性化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曼大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连接一个学生作为世界公民的自我觉醒和成长,连接传统教学方式和在国际背景下的无国界教学方式,也连接了不同的世界,这是教育在现在这个时代新的力量。而中国中心目前也正在积极引入更多曼彻斯特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研究成果,并与中心在华深耕13年的成果相结合,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教育新形态,以支持符合未来全球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化终身学习理念。

发挥大学社会价值,培养VUCA时代的世界公民

面临新冠疫情全球化挑战,大学必须坚持“科研、商业教学、企业社会责任”多维度发展,并将社会责任置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核心。在这一困难时期,教育者应该成为希望和乐观的灯塔,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

2020年10月,第二届“曼享文化”外国友人故事汇大赛决赛在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第二届“曼享文化”外国友人故事汇大赛决赛在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成功举办

教育者应当认识到,致力于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全球化人才和行业精英,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让受教育者了解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履行这种责任,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社会责任不仅仅适用于管理企业,也适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高等学府中积极倡导公益活动及社会责任理念,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财见微信公众号:cjtopnews

线索请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 0
财见君
财见君

每日发布企业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