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1年4月27日讯)近十年来,中国内地各大银行积极拓展零售信贷业务,信用卡、汽车金融、消费贷、互联网贷款、个人经营贷及普惠小微贷等产品遍地开花,不断促进零售贷款的规模扩张,为银行业带来丰厚利润。但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也促使零售信贷业务的竞争烈度不断加剧。各大银行应该如何破局?
益博睿的经验一再印证出,零售信贷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经营能力与效率的竞争。银行零售业务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对海量的客户,覆盖多种营销渠道和服务组合,这也意味着必须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帮助银行客户从多种选择中寻找到最优的一条路径,这正是益博睿“最优化”算法诞生的目的。
最优化方法是一种运筹学方法 论,关注在既定约束条件下,针对复杂因素完成核心业务目标,广泛应用于工程、军事、零售等领域,这与零售银行业务目标十分匹配。益博睿将其应用于零售银行场景,特别是零售信贷和智能营销,并在定价管理、额度管理、电话外呼管理等方面收获成果,也从中总结出三步走战略:
一、规划核心业务目标。一般商业模型中,利润最大化是商业活动的首要目标,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阶段的机构也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譬如在扩张期的机构,也可以选择以收入或者业务规模为首要目标。
二、建立“行动-响应”的范式。简单来说,即考虑客户对银行端不同管理行为的接受度,因为利率(价格)变化、额度调整、营销渠道差异、风险政策调整等,都会构成客户选择分支,并形成后果。举个例子,提升信用卡额度可能使得客户透支增加,从而增加营业收入,但也可能导致客户过度负债并最终对银行造成损失。
三、确定约束条件。从宏观层面的资本金限制、司法与监管、信贷政策红线等,到微观层面营销产能的上限、运营能力的约束等。
益博睿最优化的成熟方法致力于构建一个内循环,将机构核心目标分解到每个C端用户,透过个性化算法为每个C端用户寻找最优策略路径,最终再汇集形成整体决策的最优解,从而同时最大化机构的利益和C端用户的体验。
案例1:通过额度管理应用最优化策略。益博睿在亚太地区为一家拥有500万信用卡客户的零售银行提供信用卡额度最优化服务。这家银行拥有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复杂的策略树构建其额度策略。如此复杂的额度策略是否已经为经营提供了最优解,又是否确保落实“风险管理”任务?益博睿通过咨询服务,利用最优化模型和软件重新为其设计额度策略树,在保持现有透支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资本金约束),实现利润额提升14%,不良余额则相比原来有下降了一定幅度。
案例2:通过定价管理实现最优解。益博睿面向国内某个大型银行开展分期定价咨询。该银行拥有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分期经营体系,但定价策略灵活性与客户体验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益博睿咨询服务通过最优化模型和软件建立利润方程解构业务模型,建立差异化定价策略,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策略路径,实现个性化服务,并大幅提升业务总体透支规模和利润,与此同时,风险指标在可控范围内小幅提升,获得了机构想要的效果,实现了风险经营的目标。
最优化方法在国内的应用仍在缓慢起步,但作为成熟的方法 论,从数学上构建最优化模型,长期来说对于大多数成熟机构并不是问题。然而,零售信贷市场竞争激烈,一日千里,完美模型能否经受时间考验?为此,益博睿可以提供成熟的软件解决方案,将模型开发、应用和快速的响应机制封装以便经营机构快速掌握最优化的方法。

益博睿Marketswitch® Optimization工具就是将最优化方法 论产品化的典范,通过封装最优化方法 论的成熟模型和管理体系,并以可视化的界面面向业务管理者使用,Marketswitch® Optimization可协助银行快速开展最优化定价模型开发与迭代。即使无建模基础的策略分析师,也能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最优化模型的开发、迭代并迅速部署。
益博睿Marketswitch® Optimization全球案例显示,通过益博睿最优化服务,银行能有效提升业务利润,在传统模型方法基础上实现7-15%的增幅。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