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3年7月17日讯)咨询公司FTI Consulting的专家近期就中国汽车业在欧洲的发展情况及趋势提出见解,表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通过出口新能源电动车这一核心产品,打入欧洲市场并构筑竞争优势。从这次的情况来看,中国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将更加致力于深耕欧洲市场。
电动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电动汽车都在助力其汽车行业的反弹;目前,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以上,其中四分之三为纯电动,其余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图1)。
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寻求增加其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的整车厂和零配件供应商享有相当大的成本和供应链优势,以及受益于巨大的规模经济。与此同时,许多整车厂投入巨资建设数字化工厂,通过提高效率来抵消劳动力成本飙升的影响。 由此在电动车出现价格战、价格不断下探的情况下,在中国制造的主机厂拥有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在这场价格战中,在中国的整车厂受益于国家对电动汽车价值链关键成本要素的控制,包括从钴、镍和稀土等重要原材料到电池的基本组件(图2)。未来五年内,中国仍将作为主要的锂电池供应商,通过产能增加满足全球电动车的市场需求。

重返欧洲
仅在过去几个月,中国头部的整车厂和供应商就宣布了通过分销协议和合作伙伴进入欧洲市场的计划,有些还计划在欧洲开设工厂和服务中心。
- 吉利旗下的极星品牌于2023年1月在芬兰开设了第二个制造基地,计划开始生产极星3,并设定了8万辆汽车的欧洲销售目标。
- 长城汽车宣布将通过Emil Frey集团在德国销售部分车型,并计划在销量达到 5 万辆时在当地建立工厂。
- 一汽集团下属红旗品牌正在通过荷兰和挪威这两个国内没有完整成熟的汽车工业的国家进入欧洲市场; 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在挪威售出了 1000 辆电动汽车。
- 东风汽车还开始在挪威推出Voyah 品牌,并计划进入瑞典、荷兰和丹麦市场。
- 比亚迪已经在欧洲销售电池驱动的巴士,并提出了建立英国零售网络的计划,目标是到 2025 年底建立 100 家经销店,现在希望通过 Hedin Mobility集团分销电动汽车。
- 吉利将在米兰开设占地 14,000 平方米的设计中心,并宣布与匈牙利 Grand Automotive Central Europe 合作,将 25 款新车型商业化。
- 中国汽车供应商正在建立配套设施来配合制造商。 其中,小鹏汽车宣布将于2023年上半年在挪威、荷兰、瑞典和丹麦开设交付和服务中心。
- 宁德时代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设产能为100GWh的电池工厂。
- 国轩宣布将在德国Göttingen建设一座产能为18Gwh的电池工厂,预计今年9月投产。
这些进军欧洲的举措标志着因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导致首次进军欧洲尝试失败的17年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再度出海欧洲。中国汽车制造商再度出海欧洲。中国汽车的质量已显著提高,在欧洲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推动下,更多电动汽车正在取代传统的燃油车,中国制造商正以比许多欧洲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